【根据豆类种子的自然生长特性及国内外在芽菜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路兆梅的问题

  【根据豆类种子的自然生长特性及国内外在芽菜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合理、合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提高种子利用价值,提高豆芽产出率,改善感官品质,而不影响人们的食用健康安】

  根据豆类种子的自然生长特性及国内外在芽菜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合理、合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提高种子利用价值,提高豆芽产出率,改善感官品质,而不影响人们的食用健康安全,但过度滥用,则会适得其反.

  (1)常用于豆芽生产的6-苄基腺嘌呤,具有抑制植物叶内叶绿素、核酸、蛋白质的分解,保绿防老;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等多种效能.该物质应属于___类植物激素类似物.该激素在植物体内主要合成部位是___.

  (2)某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实验一)、乙烯利(实验二)分别处理刚开始发芽的大豆芽,三天后观察到的胚轴生长情况依次如下图甲、乙(“-”表示未用激素处理,“+”表示用相应的激素处理,“+”越多激素浓度越高).

  ①在植物体内,果实发育所需生长素主要来自于___.生长素合成之后需要运输到植物全身,经研究表明,生长素可在植物成熟组织如韧皮部进行___运输.若实验一是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则在正式实验时,___ (要/不要)设计空白对照组.

  ②已知生长素能影响乙烯合成,乙烯也能影响生长素合成,通过比较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出较高浓度的生长素能___ (促进/抑制)乙烯的合成,而较高浓度的乙烯能___ (促进/抑制)生长素促进生长作用.

  (3)植物激素进入人体内并不能起调节作用,因为动植物激素的化学本质是不同的,如动物的生长激素是蛋白质类,而常见的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但若使用不当,植物激素或其类似物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过多的乙烯利会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是分解乙酰胆碱的酶.在上图丙中,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部位是___(序号),过多的乙烯利会造成突触后神经元___(持续兴奋/不能兴奋/不受影响).

1回答
2020-06-14 01:5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赖志锋

  (1)具体以可知:6-苄基腺嘌呤,具有抑制植物叶内叶绿素、核酸、蛋白质的分解,保绿防老;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等多种效能.该物质应属于细胞分裂素类植物激素类似物.细胞分裂素在植物体内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尖.

  (2)①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可在植物成熟组织如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若图乙是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在正式实验时,浓度梯度设置在B和D之间,不需要设计空白对照.

  ②分析实验一和实验二结果可以推测出较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生长素促进生长作用.

  (3)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在吲哚乙酸;由题意可知,乙酰胆碱酯酶是分解乙酰胆碱的酶,当乙酰胆碱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后,被乙酰胆碱酯酶分解,因此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部位是突触后膜;由题意可知,过多的乙烯利会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不能分解造成突触后神经元的持续兴奋.

  故答案为:

  (1)细胞分裂素      根尖

  (2)①发育的种子   非极性  不要

  ②促进      抑制

  (3)吲哚乙酸   ④持续兴奋

2020-06-14 02:00:28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