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CH2=CHCH3)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CO作用生成丁醛,2分子丁醛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与A的分子式相比,反应①应是发生醇的消去反应,(2)中除催化氧化法外,由A可以得到,可知A为CH3CH2CH2CH=CH(CH2CH3)CHO,化合物A(C8H14O)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C8H16O),B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Y(C8H18O),由(3)中B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碳碳双键首先与H2加成,可推知B为CH3CH2CH2CH2CH(CH2CH3)CHO,Y为CH3CH2CH2CH2CH(CH2CH3)CH2OH.丙烯(CH2=CHCH3)在催化剂作用下被氧化为C(C3H4O),C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O,CH2=CHCHO进一步被催化氧化生成D(C3H4O2),则D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D与Y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M,M的结构简式为:.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反应④发生酯化反应,反应条件是:浓硫酸、加热,
故答案为:消去反应;浓硫酸、加热;
(2)除催化氧化法外,由A得到还可以利用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等将醛基氧化成羧基,然后再酸化,
故答案为:银氨溶液,酸;
(3)化合物A(C8H14O)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C8H16O),B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Y(C8H18O),由B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碳碳双键首先与H2加成,即碳碳双键比醛基(羰基)易还原,
故答案为:碳碳双键比醛基(羰基)易还原;
(4)由上述分析可知,C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O,M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CH2=CHCHO;;
(5)D为CH2=CHCOOH,与1-丁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2=CHCOOCH2CH2CH2CH3,CH2=CHCOOCH2CH2CH2CH3与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可生成高聚物:故答案为:;
(6)丁醛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O,不饱和度=1,在其同分异构体中①不含羰基,说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或者含有1个环,②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双键碳上连有羟基的结构不稳定.则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为:等,
故答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