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秦宓字子勅,广汉綿竹人也。少有才学,州郡辟命,辄称疾不往。刘瑋时,宓同郡王商为治中从事,与宓书曰:“贫贱困苦,亦何时可以终身!卞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秦宓字子勅,广汉綿竹人也。少有才学,州郡辟命,辄称疾不往。刘瑋时,宓同郡王商为治 中从事,与宓书曰:“贫贱困苦,亦何时可以终身!卞和街玉以耀世,宜一来,与州尊相见。”宓答 书曰:“昔尧优许由,非不弘也,洗其两耳;楚聘庄周,非不广也,执竿不顾。《易》曰‘确乎其不可拔’,夫何街之有?且以国君之贤,子为良辅,不以是时建萧、张之策,未足为智也。仆得曝背乎 陇亩之中,诵颜氏之箪瓢,咏原宪之蓬户,时翱翔于林泽,安身为乐,无忧为福,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斯乃仆得志之秋也,何困苦之戚焉!”先主跃定益州,广汉太守夏侯幕请宓为师友祭酒,领五官掾,称曰仲父。宓称疾,卧在第 舍,幕将功曹古朴,主_王晋,厨膳即宓第宴谈,宓卧如故。
益州辟宓为从事祭酒。先主既称尊号,将东征吴,宓陈天时必无其利,坐下狱幽闭,然后贷出。建兴二年。丞相亮领益州牧,选宓迎为别驾。吴遣使张温来聘,百官皆往饯焉。众人皆集 而宓未往,亮累遣使促之,温曰:“彼何人也?”亮曰:“益州学士也。”及至,溫问曰:“君学乎?”宓 曰:“五尺童子皆学,何必小人!”溫复问曰:“天有头乎?”宓曰:“有之。”温曰:“在何方也?”宓曰:“在西方。《诗》曰:‘乃眷西頋。’以此推之,头在西方。”溫曰:“天有耳乎?”宓曰:“天处高而听 卑,《诗》云:‘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若其无耳,何以听之?”溫曰:“天有足乎?”宓曰:“有。《诗》云:‘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若其无足,何以步之?”温曰:“天有姓乎?”宓曰:“有。”溫曰:“何 姓?”宓曰:“姓刘。”温曰:“何以知之?”答曰:“天子姓刘,故以此知之。”溫曰:“日生于东乎?”宓 曰:“虽生于东而没于西。”答问如响,应声而出,于是溫大敬服。宓之文辩,皆此类也。
迁大司农,四年卒。初宓见帝系之文,五帝皆同-族,宓辨其不然之本。又论皇帝王霸豢 龙之说,甚是通理,谯允南少时教往谘访,纪录其言于《春秋然否论》,文多故不栽。
评曰:秦宓始晷肥遁之高①,而无若愚之实。然专对有馀,文藻壮美。可谓一时之才士矣。
(选自《三国志卷三十八•蜀书八》有删改)【注释】①肥遁之高:肥遁也作“飞遞”。避世隨居之意。
(1)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___
A.厨膳即宓第宴谈 即:当即
B.亮累谴使促之 累:烦劳
C.吴谴使张温来聘 聘:招请
D.答问如响 响:山谷回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__
A.且以国君之贤 且焉置土石
B.袜得曝背乎隊亩之中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C.彼何人也 何乃太区区
D.于是温大敬服 于是余有叹焉
(3)根据文章,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
A.秦宓常称病辞官,无论是回信拒绝同县的王商,还是以卧床不起而拒绝广汉太守夏侯纂家自请他替师友祭酒。
B.秦宓在面对张温的发难时对答如流,纵横捭阖,当时满座皆惊。辩对得发难者哑口无言,甘拜下风,叹服中生敬佩。
C.秦宓大胆质疑,从根本上阐述五帝不同一族,这在1700年前就能有疑古精神,实属难得 可贵。
D.陈寿对秦宓的评价可谓有褒有贬,认为他开始仰慕避世隐居,但最终却出任蜀职,并没做 到大智若愚,还好能言善辩,文淹壮美,是一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