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小学开哪些课程-查字典问答网
- 一篇小作文结合一部阅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第一句话是文中的语句,接着以阅读体验加以阐述.300字
-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族周期1①2②3③④⑤⑥I.请参照元素①-⑥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元素②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2)②、③、⑤的离子半径由大】
- 9g/l的氯化钠与50g/l的葡萄糖混和起来是不是等渗浓液?
- 现有1mol的氢氧化钠固体,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有四个选项A有1NA氢离子B有1NA氢氧根离子C有10NA电子D有2NA共价键我刚会考好化学.我选了D,因为题目说的是固体不存在离子,所以AB排除C的
- 消耗的溶液的质量化学(两溶质及其生成物皆不与水(溶剂)反应)首先,我们知道溶液=溶质+溶剂,其次,化学反应时,溶剂不参与反应,反应的都是溶质,那么消耗的溶液=消耗的溶质吧老师非让
- 电解质是不是就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 【用Na2SO3溶液吸收SO2,再用离子膜电解法电解吸收液得到单质硫,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实现上述的转化.(1)b端应连接电源的___(填“正极”或“负极”).(2)用Na2SO3溶液代替水吸收烟气】
- 【活字印刷冒,炀,火,自的意思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
- 中国古代史上,部分少数民族曾在杰出人物的领导下建立了政权,下列政权与民族搭配不正确的是[]A.辽——契丹族B.北魏——鲜卑族C.金——蒙古族D.西夏——党项族
- 【什么才是不规则动词】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B.南方地区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以重工业为主C.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
- 为什么一定条件下,0.1mo1Fe与0.2mol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 为什么碳酸氢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而不是碳酸镁呢
- 【魏晋南北朝时期,继承建安文学传统的作家有魏末的__和__,西晋的__,宋代的_,】
- 【关于二氧化锰双氧水三者混合后生成氧气和无色透明溶液,溶液遇碱产生棕黑色沉淀双氧水浓度就是3%的消毒的浓度,乙酸浓度就是3%左右的醋酸所涉及的所有相关反应方程式或者告诉我生成】
- (2009•广州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pH与体积都相同的硫酸和硝酸,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B.常温下,pH=7的(NH4)2SO4与NH3•H2O的混合溶液中c(NH4+)与c(SO42-)之比
- 为什么摩擦起电不是化学变化为什么当原子变为离子是化学变化而摩擦起电不是?它们不是都是失去或得到电子吗?原子变为离子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合成吗?
- 【阿伏伽德罗常数:标况下7.1g氯气含有氯气分子数为0.2NA还是0.1NA?为什么要注意稀有气体He、Ne等单原子分子,Cl2、N2、O2、H2双原子分子.若是双原子分子,在求分子数时要乘以2吗?】
- 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的文学自觉时期?
- 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离子反应的是()A.钠在氯气中燃烧B.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C.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D.锌粒放入稀硫酸中
- 【在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仍澄清;若将BaCL2溶液分盛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硝酸和烧碱,然后再通入SO2气体,结果两支试管都有白色沉淀,由此能得出升高PH,使SO2水溶液中亚硫酸根离子浓度增大】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年),“徙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
- 【据史书记载,周朝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与弟弟叔虞玩耍时,成王把一片桐树叶削成圭状送给叔虞,说:“用这个分封你。”后来周成王言出必行,将叔虞封在了”唐”这个地方,这就是历史】
- 高中化学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按反应,其方程式可表示为:2NH4ClO4加热N2+4H2O+Cl2+Q,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小明用收集好的氧气,进行了下面的实验:(1)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用气体的收集装置中的___(填装置序号),理由是___;硫燃烧时,发出明亮的___】
- 高一化学若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4:1,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百分含量为?氧气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分别怎么算的阿?
- Fe(H2O)62+的未成对电子数怎么算
- 【复分解反应都是离子反应吗?】
- 铁在氧气中燃烧,是否是氧化反应?
- (1)这一时期时期重要的少数民族改革是什么?这场改革产生怎样的影响?(2)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如何?与我国哪句古语相吻合?(3)按照示例举出最重要的四项科研成果,并简要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