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物上的里程碑事件,从1924到1997年的,被nature认可的,好像有12个左右
求生物上的里程碑事件,从1924到1997年的,被nature认可的,好像有12个左右
求生物上的里程碑事件,从1924到1997年的,被nature认可的,好像有12个左右
求生物上的里程碑事件,从1924到1997年的,被nature认可的,好像有12个左右
1924年,苏联的赫洛特内和荷兰的范恩脱首次提取出植物激素.
1925年,英国的凯林发现细胞色素,并指出其在活组织生物氧化过程中起电子传递作用.
1926年,日本的黑泽发现赤霉素.
1928年,英国的亚·弗来明发现有杀菌作用的青霉素,作为最知名的抗生素-青霉素挽救了无数的生命.
1935年,美国的斯坦来和英国的鲍登首次提纯烟草花叶病毒,并获得病毒体的结晶体,确认病毒能在细胞中再生.
1937年,英籍德国人克勒勃斯发现三羧基循环即Krebs循环.
1938年,英国的希尔发现在铁盐液中叶绿体在照光时的放氧反应,从此开始了细胞外离体的光合作用研究.
1940年,奥地利的兰德斯坦勒等发现Rh血型因子.
1941年,德国的弗·李普曼发现三磷酸腺苷(ATP)的高能键在生物体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认为ATP是生命体的能源.
1944年,加拿大的爱威瑞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第一次证明了遗传的物质基础是脱氧核糖核酸(DNA).
1945年,美国的比得尔、塔特姆、莱德伯格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来解释基因在代谢中的作用,由此开创生化遗传学.1945年,美国的莱德伯格发现细菌可以杂交.
1948年,美国的加尔文用C14阐明植物中二氧化碳的同化作用,到1957年进而提出光合作用的蓝图.
1952年,美国的赫希、恰赛发现病毒的核酸部分对感染寄主起主要作用.
1953年,J.Watson和F.Crick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核酸的分子结构”论文,揭示了遗传物质DNA是由四种核苷酸排列的双链螺旋结构,从此开创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领域,使生物学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迅猛发展的分子生物学阶段,一系列令人惊叹的新成就接踵而来.1954年,美籍俄国人伽莫夫首次提出三个核苷酸编成一个遗传密码的“三联密码说”.
1955—1956年,美籍西班牙人奥巧阿和美国的孔勃首次用酶促法人工合成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1956年,英国的英格兰姆发现人类镰刀状红血球贫血症是血红蛋白中单个氨基酸的变异造成的,由此开创了人类分子病和分子进化的研究.
1957年关于遗传信息流“中心法则”的提出,1961年探讨基因调控的“乳糖操纵子模型”的建立,1966年“遗传密码”的破译等,都是人类在揭示生命之谜的征途中所取得的重大突破.1973年被称为基因工程元年,由S.Cohen领导的小组开创了体外重组DNA并成功转化大肠杆菌的先河.
1975年Kohler&Milstein成功开创了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树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此后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生物技术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当今世界最令人瞩目的高新技术之一,是许多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
1997年,Dolly羊的克隆再一次震撼了人类社会.1990年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于2000年宣告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已经测序完成,这部“生命天书”的破译及其随后的各种“组学”研究,使人类首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认识自我,无疑对生命科学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按着人类的意愿有计划地改造生物已成为可能,人们从而把世界上日益严重的人口、环境、粮食、资源、健康等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诸多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寄希望于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