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邵玉华的问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大多认为,名字越随意,孩子越好养,阿猫、阿狗之类的小名比比皆是,因此,“狗剩”之类的名字就大行其道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大多认为,名字越随意,孩子越好养,阿猫、阿狗之类的小名比比皆是,因此,“狗剩”之类的名字就大行其道。

  ——《百度百科》

  材料二 “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毛泽东)到1962年,由于人口政策指导思想的偏差和高生育率的延续,人口数量猛烈增长,国民经济发展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浅析毛泽东的人口观》

  材料三 2006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0年“六普”主要数据,公报数据表明,我国目前有总人口约13.7亿人。其中,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

  据统计,我国26个省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数比例超过7%,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摘自《搜狐网》

  材料四 日本是世界上人口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日本政府早在50年代末便开始通过立法来解决养老问题。1959年颁布了《国民年金法》,1963年推出了《老人福利法》,1982年出台了《老人保健法》。这三项法律恰似三根支柱,支撑起日本的老年人福利保障体系。为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日本建立了养老金保险制度。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越来越多。为解决这一问题,日本政府从2000年4月开始实行“看护保险制度”。针对日本社会的高龄化现象,日本政府还通过修改雇佣保险法推动高龄雇佣。另外,日本政府还采取鼓励延长企业职工退休年龄等措施,引导老年人由“老有所养”转变为“老有所为”。

  ——摘自《搜狐网》

  请回答:

  结合近代中国的社会现状,分析材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4分)

  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并分析其影响。(4分)

  根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和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共同原因。(4分)

  结合材料四,谈谈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解决老龄化问题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借鉴?(4分)

1回答
2020-06-22 17:30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董占球

  社会动乱;经济落后;卫生医疗落后;社会保障制度缺乏。鼓励生育。人口增长多快影响经济。共同意义: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率低;有一定的社会保障。加强立法;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

2020-06-22 17:33:01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