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1~5题。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哲学家到了理智世界,也就是到了天地境界。可是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哲学家到了理智世界,也就是到了天地境界。可是天地境界的人,其最高成就,是自己与宇宙同一,而在这个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
中国哲学总是倾向于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换句话说,他是在觉悟状态做他所做的事,别人是在无明状态做他们所做的事。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所以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在这方面,中国哲学可能有新贡献。
1.阅读材料的第1段“感觉世界的‘洞穴”’含义是_______,“是自己与宇宙同一”
含义是________。
2.材料的第2、3段中,以下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入世:投身到社会里(出来做官,苍济天下)。 B.出世:超脱人世(隐居,独善其身)。
C.无明:迷惑,模糊,盲目不自觉(借用佛语)。 D.禅宗:我们道教宗派。
3.禅宗认为“觉”字乃万妙之源,试说说它的含义。
4.试概括材料中第2段的主要意思。
5.试简述“中国传统的哲学”与“未来的哲学”的联系和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