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陈学晶的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民政府推行“三民主义”的教育政策,他们查封进步学校,解雇进步教师,逮捕进步学生,对教材加以控制,他们要求对青少年进行封建道德教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民政府推行“三民主义”的教育政策,他们查封进步学校,解雇进步教师,逮捕进步学生,对教材加以控制,他们要求对青少年进行封建道德教育。……蒋介石主张“一切教育以古人所谓‘礼、乐、射、御、书、数’和文艺为其主要内容”……他们对教科书的审查,首要的一条是适合“党义”。在中小学的课程里,增加了“党义”一科。
材料二 日本侵华期间,在伪满洲国和汪精卫政府的控制区域内,日本侵略者推行殖民主义教育方针,进行奴化教育,把消灭青少年的民族意识作为主要教学目的,妄图使学生变为亡国奴。
材料三 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我国今后的建设培养合格人才。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请回答:
(1)材料三与材料一、二所反映的教育目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2)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教育的实质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1回答
2020-06-22 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