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祖父的园子课文讲解】
求祖父的园子课文讲解
【求祖父的园子课文讲解】
求祖父的园子课文讲解
我帮你吧!
祖父的园子被选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十册第七课我家有一个大园子,这园子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些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花园里面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还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单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当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谷子.”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我说:“是的.”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我并不细看.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追蜻蜓了.蜻蜓飞得那么快跑,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蚂蚱不见了.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底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花,就开一个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同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白云来了,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上.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
重点句子品读
1.课文简说.随着作者富有诗意的语言,我们走进了祖父的园子.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丽的漂亮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画里有树、有花、有菜、有庄稼、有蜻蜓、有蝴蝶、有蚂蚱、有小鸟、有风、有雨,还有太阳的光芒、有云朵的影子,这是作者童年的乐园(作者曾称它为自己的后花园),就像作者说的一样,“花园里边明晃晃的”,“新鲜漂亮”.这里一切都是欣欣然的,充满了生命的气息.这里是自由的,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的,虫子是自由的,菜是自由的,什么都是自由的,空气里弥漫着自由,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这自由是她童年快乐的源泉.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跟着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当然这都是童年游戏的内容,不是真正的劳作,是“乱闹”,至于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更是孩童的游戏了.玩闹累了,就在园子里睡下.当然,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孩子心灵的自由,他允许孩子随便玩闹,对孩子倾尽了爱心和耐心.他的爱放飞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里,一切才是自由的,快乐的,甚至是充满梦幻色彩的.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选编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2.词句解析.(1)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我”说起花园的昆虫,仿佛一个孩子在掰着手指头,给你显示她的富有,那极满足和得意的神态跃然纸上.当然,拥有这样的花园,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确实是值得炫耀的,因为这是多么富有童话般色彩的一切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写小昆虫,不仅着眼于它们的色彩——“白、黄、红、金、绿”一应俱全,还对蜜蜂的样子和姿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丰富的色彩感和形象感,让你的眼前一下子就明亮绚丽起来.(2)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留意一下这句话中的“明晃晃”一词,这是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这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课文中这样的词很多,说蜜蜂是“胖乎乎、圆滚滚”的,说狗尾草“毛嘟嘟”的,说天空,是“蓝悠悠”的,这些词语富有感情色彩,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我”对眼中事物的满心喜爱.(3)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作者用富有诗意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勾勒出老榆树的高大和不容忽视,也写出了榆树的活力.(4)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这些富有孩子气的语言,同样富有诗情画意,把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样子描绘出来了,在她的心中,倭瓜、黄瓜、玉米、蝴蝶都是有灵性的,都是做得了自己的主的,是自由快乐的,不受约束的,由着自己的性子生长的.它们的事情,人不去干涉,太阳也不过问.这样的感受,当然与作者的自由快乐是分不开的,用自由而富有灵性的心感知到的事物,才会如此无拘无束!二、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