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一】
今天我是马大嫂
你知道“马大嫂”是什么意思吗?“马大嫂”在上海话里就是“买、洗、烧”的谐音.今年的五一节,我在家里可真的当了一次马大嫂.
上午,爷爷陪我到世纪联华超市去采购,超市里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我们先到一楼的水产柜台,那里鱼的品种还真多,在盆里有活蹦乱跳的鲫鱼、鲈鱼,在柜台上有银光闪闪的带鱼和金灿灿的大黄鱼.我和爷爷商量了一下,还是买了两条12元8角一斤的带鱼,因为带鱼的鱼刺少,我也很喜欢吃.过秤后,我还请售货员阿姨把鱼鳞刮掉,洗干净,这样我拿回家后就方便多了.然后,我们又到蔬菜柜台上拿了两根绿油油的黄瓜,五根细长的茄子,还要了一把鸡毛菜.在副食柜台,我们又选了一盒鸡蛋和猪腿肉,看到塑料框里的菜已不少了,我们就到收银台去结账,付了钱后我就提着菜兴冲冲地回家了.还没到家,我的手就被塑料袋磨得又红又酸,好累呀!
一到家,我就飞快地系好围裙,学着奶奶平时做饭的模样,把鸡毛菜洗净,把黄瓜刨了皮,把猪肉切成肉片,又把带鱼冲洗了好几遍.然后准备了葱和姜.准备工作做好后,我在爷爷的指导下打开了煤气阀,点上了火,接着又放锅,倒上油,开始一展厨艺了.
第一道菜是炒鸡蛋.我手忙脚乱的把鸡蛋壳敲破,让鸡蛋流到碗里,再加了一点盐和葱花,然后用筷子打蛋,打均匀后把金黄色的液体倒入锅里,顿时,锅子发出了“滋滋”的响声,鸡蛋也随之结成了块,我不停地翻炒,闻着炒鸡蛋的香味我兴奋不已,很快的一道菜就做好了.我先尝了一口,味道还不错,可惜没把盐打开,有点咸.第二道菜是黄瓜炒肉片.我根据爷爷的要求,先把肉片在油里爆了一下,然后慌慌张张的把切成片的黄瓜下锅,翻炒几次后,开始放上盐、味精和葱,一盆美味可口的黄瓜炒肉片就诞生了!接下来爷爷又帮我一起做了红烧带鱼,还做了一碗鸡毛菜汤.我忙得汗流浃背,却也兴奋得不亦乐乎!
“开饭喽!”我大声地招呼大家吃饭.全家人都坐好了位置.我指着一盆盆菜介绍说:“这是红烧带鱼,这是炒鸡蛋,这是黄瓜炒肉片,这是…”大家都津津有味地品尝着我亲手做的菜赞不绝口,奶奶更是一个劲地说:“不容易,不容易,蓉蓉真是越来越能干了!”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我当了不到一天的“马大嫂”,已经累得不行了,可爷爷、奶奶每天都在当“马大嫂”,他们有多累呀!以后只要我有时间,一定要帮爷爷奶奶做点家务…
【例文二】
心灵地图
读书,是心灵的播种和收获.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精神追求者的宠物.书籍是引导我们心灵走出黑暗的地图.
读书,使心胸归于安静与淡泊,使生命超然于物外.读一本好书的欲望常常于不经意间悄然袭上心头,犹如饥饿时的美味之香,又如一声轰轰烈烈的爱恋,使你欲舍不和欲罢不能.读书的时候不必怀揣心事,意兴阑珊,也无须贪多求快,恨不能一口气读尽天下书,期望一夜间学富五车.“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养工夫兴味长,未晓不晓先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正是其中令人咀嚼的道理.
读书,实际上也是在读朋友.与那些相熟的或陌生的朋友相聚一起,作一次精神的聚餐.当我们沉浸书中,便有朋自书中来,悲愤的屈原,狂放的李白,忧郁的曹雪芹,幽默的马克•吐温,他们从书中走来,引导我们穿过喧嚣浮躁的尘世,为我们接通那通向智慧与哲理光芒的精神电波.如钟子期弹奏《高山流水》如泣如诉中,蓦然回首,俞伯牙就默坐身旁,于是便展开思想的对话、灵魂的共舞.古人有以文会友.面对一本好书,共叙自己的心灵感受,毫不掩饰自己的真知灼见,纵使自己的读书体验不够深刻,却能借此吸引更幽邃细致的思想灵光.
读书,不仅要择书而读,更要择人而读.说到底,要因人而读.会读书的人,从书中吸取精华来完善自我;不会读书的人,从书中挑选一些邪恶的片段来腐蚀自己的灵魂.读书时要用心去体味作者的情感和心态,同时,读者还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调的高度不够,只能欣赏作品的表层美;调的高度过高,你跳跃灵动的思想,便被创作者的思想所攫取,而失去自己的审美尺度.保持平和适度的心态去读书,才是最佳的读书方法.
一部好书就是尘世里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的心灵,也照亮了人类历史的路径,每一次细细的品读,就是一次心灵的远行.读书是高尚而神圣的,因为它会带来心灵的丰富和精神的振奋,可以让你活出人生的大境界.
书是一份心灵的地图,紧握住它,你的心灵永远不会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