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节”指什么?《声律启蒙》中有“虎节对龙旗”一条;-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石振锋的问题

  【古汉语中“节”指什么?《声律启蒙》中有“虎节对龙旗”一条;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北海始终持“汉节”;苏轼词中有“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个“节”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古汉语中“节”指什么?

  《声律启蒙》中有“虎节对龙旗”一条;

  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北海始终持“汉节”;

  苏轼词中有“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这个“节”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1回答
2020-06-24 19:50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唐国建

  节,又称使节,在古代,“使节”并不是对人的称谓,而是一种官职的凭证.卿大夫聘于诸侯时,国君要授其任职凭证,这种凭证就叫“使节”,又叫“符信”;使臣受命出使他国时,国君也要给予他出使凭证,这种凭证也叫“使节”、“符节”.作任职凭证的“使节”大多用铜铸成,并根据任职地区的不同,分别铸成不同的动物图像.在山区任职的,授其“虎节”;在平原地区任职的授其“人节”;在湖泽地区任职的授其“龙节”.作出使凭证的“使节”一般都用竹子为柄,上面缀些牦牛尾等装饰品,故又称“庭节”.张骞出使西域时,持的就是这种“使节”.

2020-06-24 19:52:14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