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至宋齐梁陈诸君,则无论贤否,皆威福自传不肯假权于大臣。而其时的高门大族,门户已成,令仆三司,可安流平行,不屑竭智尽心,以邀恩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至宋齐梁陈诸君,则无论贤否,皆威福自传不肯假权于大臣。而其时的高门大族,门户已成,令仆三司,可安流平行,不屑竭智尽心,以邀恩宠。.......人主遂不能借以集事。
材料二自从北魏推行均田制以来,随着农业的发展,庶族地主经济得到相应的发展,形成了一种相应的社会力量。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据学者统计,唐代290年,共取进士6603人,而两宋310年,仅奏名进士即达43000人之多,当时在135位宰相中,90%以上是通过科举以及太学三舍考选等途径获得出身的。
材料四宋太宗说:“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政治。”
材料五王安石认为,要想“遇事而事治,画策而利害得,治国而国安利”,必须培养出“为天下国家之用”的人才。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隋唐科举制度产生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三,简述宋代科举制度较之唐代对国家政治生活影响产生了哪些变化?并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3)结合材料三、五说明宋代科举制度存在的问题。王安石变法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