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示例一:“偎”字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小船轻倚着长满青草的湖岸时的温馨、静谧景象(1分),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喜爱之情。示例二:“带”字生动形象地写出水鸟伴着余晖从水面飞掠而过的轻灵(轻盈)的动态美,(1分)使整幅画面活泼灵动。(1分)(大意正确即可;如有其它理解,且合符诗歌情境,亦可给分)
2.(4分)触景生情。(1分)前三联从触觉、视觉、听觉角度写舟中所见南湖清新幽美的景色,(2分)(诗人之旧乡即在烟波浩渺之太湖滨,故见此“浪花无际”之南湖)自然引起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1分)。(大意正确即可;如有其它答案,且合符诗歌情境,亦可给分。)
1.
分析:
解答此题,必须先读懂诗句大意,然后从题目所要求分析的字的本义和比喻义出发,分析它们所用的修辞方法和作用。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分析:
解答此题,必须先读懂诗句大意,然后具体分析诗中所写之景和所抒之情。答案最好先指出情和景的关系(比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以乐景写哀情等等),再以具体诗句为例做具体分析。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
分析:
考点1:诗“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处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感悟。诗文默写:①根据课文填空;②默写诗文名句;③读图默写诗文名句;④根据提示填写诗文名句。试题属性题型:难度:考核: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