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霾也叫雾霾-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冯新的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霾也叫雾霾,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的现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

  霾也叫雾霾,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的现象,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我们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

  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霾粒子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1-2微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所以也称“灰霾”;雾的颜色则是乳白色或青白色。

  雾和霾都是视障碍物。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雾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浮游在空中形成的,形成雾需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度和较低的温度。雾的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80%以下。雾与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较常见或加浓、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的现象。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当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会较长,有时可持续10天以上。大雾天气多集中于10-12月份;而霾天气在各月差异相对较小,各月均可能有较多霾天气出现。

  由于阴霾、轻雾、沙尘暴、扬沙、浮沉、烟雾等天气现象,都是受浮游在空中的大量极微细的尘粒或烟粒等影响,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有时即使气象专业人员都难于区分,必须结合天气背景、天空状况、空气湿度、颜色气味及卫星监测等因素来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结论,而且雾和霾的天气现象有时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雾的成分主要是水(H2O),人吸入后不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而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长期吸入,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说,空气污染不仅对于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有危害,跟肺癌也密切相关。雾霾天气最后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如果外出可以戴上棉质口罩。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可以多喝水,适量补充维生素。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杀手”。雾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

  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气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横向扩散;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机动车尾气、扬尘、煤炭及供暖排放等原因,导致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雾霾天气的增多。

  人类污染物排放是出现严重雾霾的“主谋”,它导致大气自净能力衰减。减少污染源、控制污染物排放、削减大气污染物是解决雾霾的根本之道。

  其实,目前空气质量良好的国家也经历过严重的空气污染。比如当年英国工业革命后,伦敦地区工厂烟囱密密麻麻,带来了海量的粉尘和有毒气体,一年中有四分之一的日子大雾笼罩,从而被称为“雾都”。这让古板的英国人痛下决心,行动起来。他们的措施是:动员自行车代替汽车;颁布《清洁空气法案》,减少煤炭用量;治理汽车尾气;加强绿化等,这些都可以供我们参考。

  1.下面不属于对雾和霾的区别进行解说的一项是

  A.霾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非水成物粒子使大气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视程障碍现象,与雾可以相互转换。

  B.霾不像云和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其粒子分布比较均匀,肉眼看不到,因散射波长较长的光而显黄色和橙灰色;而雾则是乳白色或青白色。

  C.雾随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变化,早晚较常见或加浓,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而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空气团较稳定时,能持续出现较长时间。

  D.雾的成分主要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不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而霾中则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长期吸入甚至会导致死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

1回答
2020-06-27 01:00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冯小群

  1.A2.B3.A

  1.

  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和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其语言表达形式是词或词组。"文中重要概念"是指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是指根据具体语境准确领会文中重要概念的意义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每一个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就要既明确概念的内涵(特有属性)又明确概念的外延(包括哪些对象)。分析可知,A.不是雾和霾的区别。

  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

  分析:

  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即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也即作者的见解和主张,是作者思想和世界观的反映。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和态度,有时比较直接、明显、集中;有时则比较分散,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而有时则比较分散,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而有时则隐含于字里行间,还需仔细分析和抽象概括。结合原文可知:B.“成因都一样”错,成因不同。

  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

  分析: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通过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即赞成什么,或者反对什么。“概括”是指在读懂所给材料后能以简洁的语言揭示出作者对所写之人之事的看法及感情色彩的褒贬。“分析”是指能从作者所处时代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作者的思想倾向、感情色彩加以剖析、评价。结合原文可知:A.是使雾霾不易消散的主要原因,不是增多的主要原因。

  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020-06-27 01:02:51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